
2月25日,上海經信委表示,上海新一輪氫能汽車扶持政策即將出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布局的新賽道。
會議推薦:零碳世界、氫啟未來:2022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
上海經信委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上海將出臺整車、運營、零部件、加氫站、氫氣等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扶持政策。從上海經信委官方網站可以看出,“智能制造促進處”的主要職能是“擬訂和組織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及高端裝備產業規劃和政策,推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及集成應用。”上海未來氫能汽車產業政策或由該部門牽頭擬訂。
韓大東介紹,上海是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的策源地之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一是起步最早。從“十五”開始布局,2003年率先開發國內首款燃料電池汽車“超越一號”。
二是產業鏈最完善。上汽集團、申龍、萬象等基本實現了車型全覆蓋,國家明確的8個核心零部件基本布局完整。
第三,綜合技術實力最強。上海相關企業的燃料電池系統處于中國第一梯隊,電堆、膜電極、雙極板在中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四,行業內人才最集聚。汽車復合型高端人才約占全國22%。
五是推廣應用規模最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483輛(占全國21%),包括租賃、公交、通勤、物流等,建成11座加氫站,初步建成純氫、油氫合建等多模式供氫網絡。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北京冬奧會上真正吸引了公眾的視線,有816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上海有許多優勢,在氫能汽車產業的發展中,自然不愿落后。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劃重點
去年2月7日,上海發布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
根據《實施計劃》,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在中國處于領先地位,年產量將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將超過3500億元,占上海汽車制造業產值的35%以上。燃料電池等核心技術應取得重大突破。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