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盡快制訂出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進一步拓寬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領域,多渠道拓寬氫源,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
會議推薦:零碳世界、氫啟未來:2022中國(西部)氫能產業大會
鼓勵氫燃料電池的推廣應用
張天任建議出臺更有力的扶持措施,鼓勵氫燃料電池在更多類型的交通工具上進行示范和應用。增加財政補貼,大力鼓勵氫燃料電池在中重型卡車上推廣應用;政府采購專用車輛(如市政環衛車、物流車、冷藏車等),可優先或按一定比例購買氫燃料電池車型;鼓勵電池企業開發船用氫燃料電池系統,在內河、內湖、近海的散貨船、客船、游輪、公務船、科考船上大力推廣應用等。
張天任建議,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等地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示范城市群。鼓勵資源稟賦地區組織產業鏈企業共同開展制氫、純化、儲運、加注等方面示范運營,盡快形成氫能產業集群,通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高水平示范應用,加快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氫氣來源相對單一,電解水制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尚未得到大規模推廣和利用。從中短期來看,張天任認為,注重改善工業副產氫綜合利用,鼓勵副產氫企業開展技術研究,將副產氫轉化為高價值的氫能源;重點鼓勵副產氫企業布局加氫站,開放氫能運輸渠道,完善氫能供應鏈。
張天任表示,要在風光資源稟賦豐富的地區,特別是“棄風棄光”嚴重的地區,布局“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通過管道輸送調整和改善氫能布局不平衡,保障氫能市場全面爆發。
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
圍繞材料、電堆、系統等領域,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實現產業鏈安全可控。
張天任建議支持龍頭企業和技術創新型企業開展攻關,引導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攻關,共享技術資源,突破關鍵共性技術。
張天任強調,在實現產業鏈安全可控的同時,防止資本驅動對產業的不利影響,引導資本關注龍頭企業和標桿企業,為掌握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張天任承認,氫燃料電池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深度結合產業。近年來,資本涌入,在促進產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跡象。一些初創企業更依賴資本驅動,而不是技術驅動,盲目投資,產能利用率低。
此外,張天任建議逐步建立對整個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評價。逐步探索建立交通、工業等重要領域統一標準化的碳排放統計制度,為整個氫能產業鏈碳排放核算提供重要依據,為降低碳排放過程提供方向指導,條件成熟時可進行“碳交易”,以市場化方式支持制氫用氫企業的發展,促進氫制取、儲運應用全產業鏈技術改進和突破,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