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石化青島煉化”)正式生產首個300kg燃料電池氫氣,并運至當地加氫站。
中國石化青島煉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是中國石化的控股子公司。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為滿足當地對氫能的需求,中國石化青島煉化有限公司自2020年起積極參與氫能開發和項目建設,并加大了關鍵技術攻關力度。青島市燃料電池氫氣的工業化生產提前5個月實現,使青島市的車輛能夠使用青島市的氫氣。
據悉,中石化青島煉化產氫是青島氫能資源基地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初期,每天可供應430公斤氫氣,可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加氫站燃料電池提供氫氣。目前,中石化青島煉化正在加快該項目的后期建設。預計到年底年生產能力達到2250噸,到2023年達到4500噸,可滿足青島市“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所有加氫站的氫氣供應需求。
根據行業分析,青島市氫能產業潛力巨大,潛在市場尚未充分挖掘。根據目前的公眾信息,青島在“氫島”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更多的氫需求。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參與了青島氫產業的深度布局。
青島國際院士港聯合同濟大學、上汽等研發資源開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及綜合應用示范;美錦能源在西海岸新區投資100多億元,建設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青島漢和氫能供電擴建工程正在建設中;總投資40億元的德國FCP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項目落戶萊西經濟開發區。青島港已開始投入燃料電池存儲卡和軌道起重機建設“氫+5G”智能生態港,一系列氫能相關項目正在規劃中。
中石化青島煉化第一輛汽車燃料電池用氫的生產只是青島氫本地化應用的第一步,更多的氫能資源還沒有發揮出來。除了中石化青島煉化外,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還聚集了金能科技、海灣化學等一批化工龍頭企業。海灣化學公司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項目每年可貢獻11000噸副產氫; 金能科技公司規劃的兩臺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投入運行后,每年可獲得約7萬噸高純氫氣。
在這第一輛汽車燃料電池用氫出廠之前,青島第一批50輛氫公交車已正式投入運營;青島國際院士港的燃料電池車也已投入使用。未來,隨著當地氫資源的不斷補充和加氫站的增加,青島巨大的氫汽車市場將很快崛起。
文章來源:高工氫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