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山東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并上市。東岳未來主營產品包括氫燃料電池質子膜,水電解制氫膜、液流電池膜、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全氟磺酸離子交換樹脂、全氟羧酸離子交換樹脂等產品。公司主打產品高性能燃料電池質子膜技術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被外企卡脖子的關鍵材料
質子交換膜的作用是隔離氫氣和氧氣并傳遞質子,是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燃料電池領域的關鍵原材料之一。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能夠快速啟停,能夠匹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這對于質子交換膜的質量有著高要求。
質子交換膜制備工藝復雜,長期被戈爾、科慕等美國和日本的少數廠家壟斷,國外企業在質子交換膜市場占據著主導地位。
處于全球質子交換膜市場前沿地位的戈爾,已經制造數百萬平方米的質子交換膜(PEM)和膜電極組件(MEA),并與豐田、現代、本田等多家燃料電池車企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同時也在眾多商用大巴、貨車、重卡等市場上主流的量產燃料電池車型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應用在絕大部分面向未來的下一代燃料電池車型的開發工作中。
國內企業的破壁行動
對于目前國內的企業來說,質子交換膜的難點主要在于生產周期長、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要突破這些壁壘,國內質子交換膜企業也在持續發力。
科潤新材料是國內僅有的兩家能批量化生產和供應液流儲能電池用質子膜的企業,也是國內僅有的一家能大批量化生產和供應液流儲能電池用質子膜的企業,占據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公開數據顯示,科潤新材料已有液流電池質子膜產能40萬平/年,已有燃料電池質子膜10萬平/年,正在建設淮安液流電池質子膜產能60萬平/年,預計年底投產,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氫燃料電池、液流儲能電池、PEM電解水等領域。
2022年,使用了綠動氫能生產的質子交換膜產品的200輛氫能大巴,在冬奧會中投入使用。
東岳未來已實現質子交換膜產品的商業化應用,同時進入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在氫能公交和重卡領域開啟示范運營,累計裝車超過300臺。
氫輝能源已經自主研發成功80-100微米等不同型號的質子交換膜,性能的優化使得產品更適合電解水制氫的應用場景。
浙江漢丞科技生產的漢丞Hyproof增強型全氟磺酸質子交換膜,有良好的質子選擇性,機械強度高,可用于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電極、水電解制氫隔膜、儲能電池隔膜等場景。
近年來我國的質子交換膜國產化提速,通過國內的東岳、科潤新材料等企業的積極布局,國產質子交換膜產能不斷提高,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現有的質子交換膜產能已經達到140萬平米/年。
除此之外,東材科技、通用氫能等國內企業,都在積極進行質子交換膜生產的布局,致力于實現質子交換膜的國產替代化。
在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國產化率上,2020年國產膜電極質子交換膜需求量為4.4萬平米,其中國產質子交換膜的市場占有率為7.5%。2021年國產質子交換膜的市場占有率為11.61%。
國產化發展不斷前行
質子交換膜的應用場景廣泛,主要應用于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和氯堿工業。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氫燃料電池領域國產膜電極所需質子交換膜數量為11.2萬平米,較上年增長超150%,國產膜電極需求量增長將帶動質子膜的需求量逐步提升。國內以PEM制氫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增多,項目也呈現出規模化的發展趨勢。
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國產質子交換膜的市場占有率在穩步提升,國產代替進口的潛力非常大。
國內企業積極擴充質子交換膜產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進口質子膜供應不穩定、價格高等問題,對于綠氫產業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數據預測顯示,到2030年預計質子交換膜需求量將會達到2640萬平,市場空間可達到132億元。
如此龐大的市場,國產質子交換膜勢必會有更多被選擇的機會,國內質子交換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可以促進國產化進一步的研發工作。國內企業應當抓住這個機會,縮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作者:安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