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斯塔萬格:在荷蘭代爾夫特的一個小房間里,一群工程專業的學生在思考2050年的能源系統會是什么樣子。在挪威的北海斯塔萬格,國際關系專業的學生正在思考,如果他們能夠獲得可再生能源,世界秩序將會如何改變。
工程專業的學生對地緣政治知之甚少,國際關系專業的學生對能源技術知之甚少。
這兩個專業的學生正在模擬一個綠色政策:每個人都代表一個正在努力應對能源轉型的虛構國家,并展示這個國家將如何實現能源轉型,以平衡其公民和世界的利益。其中一些國家高度依賴化石燃料,而另一些國家則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
這是了解能源轉型與減排之間權衡取舍的有效途徑。如果不依賴可再生能源生產或出口的國家最終主宰世界秩序,世界秩序將會發生什么?
氫,能源轉型的寵兒,已經從工程領域轉移到了政治領域。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承諾提供700多億美元來刺激氫工業。
氫氣生產正在從使用天然氣的灰色氫氣,轉向使用碳捕獲的藍色氫氣,以及通過電解可再生電力產生的綠色氫氣。目前,綠色氫氣在經濟上不可行。
如果我們沒有時間阻止災難性的全球變暖,我們就不會這么多地談論氫。至少在歐洲,電解產生的電力必須與電力競爭。
氫會成為新的石油嗎?能源分析師預測,石油需求將在2025年之后達到峰值,到2050年,氫可以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24%??紤]到當今占主導地位的能源細分——石油占30.9%,煤炭占26.8%,天然氣占23.2%——氫占24%的份額足以影響世界秩序。
然而,要理解地緣政治將如何演變,需要問三個問題。首先,各國將使用多少氫氣?第二,各國將進行多少貿易?第三,變化的速度有多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氫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位置。
明顯的先驅是重工業、工業運輸業和尋求脫碳的重型車輛。大型電力公司正在考慮將其用于存儲。所有這些公司都與現有的油氣行業密切相關。
國際能源機構警告稱,隨著各國轉向可持續能源,到2040年,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的經濟體可能會損失7萬億美元。氫燃料可以為其拓展商業模式提供一條生命線。
盡管如此,電力仍有望成為未來的能源載體,為綠色世界中的大多數其他載體提供動力。
貿易取決于國內生產能力、各國之間的成本差異以及戰略考慮。對于不希望依賴鄰國電力的成熟國家來說,氫氣進口可以幫助它們尋求戰略多樣化。氫使長距離和更靈活的交易成為可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