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會議通知
會議背景
在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綠氫作為能源變革的重要清潔能源載體,已成為全球競相布局的新興賽道。為了搶抓綠氫市場大爆發的時代機遇,提升電解槽性能和降低制氫成本已成為必由之路,其中涉及核心部件、材料和技術的創新升級及突破。
基于以上,DT新能源特定于2023年7月21-22日在蘇州舉辦“2023(第三屆)可再生能源制氫論壇”。圍繞綠氫產業鏈技術與場景應用,聚焦綠氫全球發展態勢、制氫電解槽核心部件與材料技術創新解決方案、一體化工程和零碳園區建設、產業鏈投資機會等專題,邀請行業內頂級專家和產業鏈上下游代表性企業進行廣泛交流,推進深度合作,助力產業發展。
時間與地點
舉辦時間:2023年7月21日-22日
舉辦地點:江蘇蘇州香格里拉(中國江蘇省蘇州新區塔園路168號)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DT新能源
協辦單位:江蘇省能源研究會、蘇州市氫能產業創新中心、天府永興實驗室
承辦單位:寧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DT新材料、材視、材會通、液態陽光、DT氣體分離、氫能和燃料電池、華夏能源網、北極星氫能網、索比氫能網、氫啟未來網、氫能、要點氫能、中國低碳網
論壇日程
主要議題(部分)
主題一:綠氫產業政策、市場、趨勢、機遇
1.雙碳目標下綠氫發展機遇及挑戰
2.綠氫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
3.綠氫國內外市場現狀與出海機會
4.綠氫產業鏈投資機會
主題二:ALK創新驅動同質化破局
1.ALK制氫產業化態勢
2.ALK規模化應用及降本增效——挑戰與途徑
3.高電流密度、低能耗制氫設備及壽命提升方式
4.ALK關鍵材料、零部件技術突破(電極材料及制備工藝、隔膜技術)
大咖對話:綠氫不同技術路線“博弈”和“遠方”
主題三:PEM關鍵技術突破,商業化突圍
1.PEM制氫產業化態勢及發展趨勢
2.PEM產業化應用及降本增效
3.高性能、大功率PEM設備技術突破
4.PEM關鍵材料、零部件技術突破(催化劑、質子交換膜、膜電極、雙極板、氣體擴散層)
主題四:SOEC、AEM、新型制氫技術與應用場景探尋
1.SOEC關鍵材料與技術創新
2.AEM關鍵材料與技術創新
3.新型制氫技術及應用前景分析(核能制氫、太陽能制氫、生物質制氫)
主題五:綠氫一體化應用,搶灘萬億市場
1.風光氫儲一體化
2.制氫加氫一體站
3.海水制氫
4.氫冶金
5.綠氫助力零碳園區
6.氫氨一體化、液態陽光(合成甲醇)
嘉賓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呂堅
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
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承擔了科技部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委重大項目、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廣東省粵港關鍵聯合項目、深圳市重大產業技術攻關等多項項目及課題。研究成果在Nature(封面),Science,Nature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等一流雜志上發表450余篇,引用3.6萬余次(Google Scholar)。獲得69項歐、美、中授權發明專利(含拓展專利),其中美國授權發明專利38項。獲中國工程院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法國國家榮譽騎士勛章、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榮峻峰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首席專家正高級高工
榮峻峰博士,正高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石化“有突出貢獻專家”。曾獲德國洪堡科研獎金在德國哥廷根大學開展訪問研究,曾任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長遠課題研究室副主任,主持籌建了中國石化新能源研究所。曾擔任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石化重點項目及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的課題或項目負責人。長期從事催化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新能源技術開發工作,主持開發的多項技術實現了工業應用,已申請發明專利266項,獲中國專利授權153項,獲國際專利授權39件。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2015年獲得中國工程院“閔恩澤能源化工獎-杰出貢獻獎”。曾獲得中國石化前瞻性、基礎性研究科學獎一等獎(2019,第一完成人)、技術發明三等獎及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林立邦
考克利爾能源亞太區總裁
考克利爾競立總經理
林立邦,考克利爾能源亞太區總裁、考克利爾競立總經理;專注于公司全球戰略、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發展規劃,帶領考克利爾競立氫能團隊在亞太區高速增長。擁有雷鳥全球管理學院MBA學位,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最佳實踐獎候選人,4次獲得SPX杰出總經理獎。先后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工業集團亞太區首席代表、斯必克冷卻技術亞太區總裁、Greatwater Sports總經理等職位。主導過多個大型投資并購項目,并帶領團隊贏得寧煤集團、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和中石化等大型工程項目。
薛賀來
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
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薛賀來擔任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從事水電解制氫設備研制工作30年。作為骨干和主要成員,參與ZDQ全系列水電解制氫設備的研發,獲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參與氫能基礎設施藍皮書的編寫和《水電解制氫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32311-2015)、《水電解制氫安全要求》(GJB5064-2004)軍用標準的起草編制工作。
米爾科.贊卡
ZANGA.MIRKO
意德瓏公司/
ITAflon S.R.L董事長
Bachelor's degre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working in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TFE compund,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nearly 30 years,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extensive links to PTFE compund and applications
化學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從業聚四氟乙烯改性材料的產品研發,經營管理近30年,聚四氟乙烯改性材料應用有豐富的經驗。
李立新
上海河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工學博士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上海河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在烴裂解、烷烴脫氫、甲醇制烯烴、聚烯烴、生物質熱解氣化、水電解制氫、儲能、綠色化學品等領域從事生產、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工作三十余年。擁有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取得流化床烷烴脫氫技術、碳四制1-丁烯技術、流化床甲醇制低碳烯烴技術、生物質熱解技術等多項技術成果。
饒文濤
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
氫能技術總監
教高,工學博士,博士后,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巴黎國際專利金獎,安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發表論文60余篇,授權專利40項,合作出版專著三部,兼任氫工業應用專家組副組長,上海交大工程碩士導師,冶金科技進步獎評委等職務。
王博
保時來新材料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機械工程在讀博士,管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曾就職于日本TOCALO株式會社從事熱噴涂技術與應用的研究工作,2010年回國,任東華隆(廣州)表面改質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主任,2014年加入某科研院所從事表面工程的研究,2023年加入保時來新材料。主要承擔熱噴涂工藝及涂層應用技術、增減材一體化再制造技術的研究。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或主持國防科工局、科技部、蘇州市及企業橫向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專利數42項。參與編寫涂層相關國家標準1項,能源行業標準1項。曾獲“贏在東莞”科技創新創業三等獎、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電力企業科技創新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江蘇省綠色制造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江蘇省卓越機械工程師獎等。
李俊榮
北京航宇高科氫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廣科
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總監
丁孝濤
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從事PEM制氫設備研究開發13年。潛心于制氫設備核心部件工藝開發、新材料研制與設計、納米貴金屬催化劑研制、大型PEM制氫裝備的集成應用等方向攻關。研制出可批量生產的納米級貴金屬催化劑、開發出大面積長壽命并批量生產的CCM膜電極、設計裝配出國內首臺套的MW級PEM電解槽,開發出各種型號的PEM制氫系統。
李明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投資開發事業部副總經理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正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注冊造價工程師。主要工作領域為能源發展戰略及政策分析、項目投資可行性論證、股權投資及并購、產業政策及體制機制設計。先后承擔多項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發電及電網企業能源經濟領域重點課題,對能源行業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及投資機會研究有深入的理解。
劉濤
謝和平院士海水制氫團隊
四川大學
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天府永興實驗室
碳捕集與利用研究部研究員
劉濤,四川大學研究員,師從謝和平院士。在謝院士指導下與團隊一起開展零碳能源與負碳技術研發及深地保質取芯原理與工程相關研究,在低能耗碳捕集與利用技術及非常規水資源制氫等方面具有突出成果,具有豐富的基礎研究、裝備研發與設計經驗。目前已在Nature、Applied Energy、Petroleum Science、Polymer、Ind.Eng.Chem.Re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H-index因子超過14,總引用次數超過575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四川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等項目。榮獲2020四川省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二)。
肖國萍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氫能技術部主任
肖國萍博士,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氫能技術部主任。入選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所青年科技之星、嘉定區第十四批高層次創新創業和急需緊缺人才等。帶領團隊攻克了高溫高濕環境下固體氧化物電解堆衰減快和系統能源效率低、穩定性差等難題,發展了單個電解堆到多電堆的集成技術,實現了電解技術從實驗室原理驗證-原型樣機的研制-中試放大-示范應用。形成了完整的1kW、5kW、20kW和200kW核能高溫電解制氫技術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成功實現了轉化,成立上海氫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后續大批量的生產。
何慶一
寧波中科氫易膜科技有限公司
CEO
何慶一,博士,高級工程師,中科氫易創始人兼CEO,長期從事多孔膜及離子膜的研究。專注于堿性電化學體系隔膜的創新與產業化,研究成果可廣泛應用于堿性電解水,CCUS,液流儲能等領域。
呂大偉
北京質子動力發電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呂大偉,北京質子動力發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天津大學本科、碩士,高級工程師。曾在國家電網研究院從事電力科研和戰略規劃工作,擁有超過10年電力行業工作經驗,在氫能、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儲能等領域經驗豐富。曾擔任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化變電站時間同步性能評估標準組委會委員,參與編寫《智能化變電站時間同步系統技術標準》、《基于IEEE1588V2電網高精度網絡對時標準》。擁有已授權專利16項。曾從事投資并購工作4年,曾任東旭集團投委會成員,在氫能、鈣鈦礦光伏、光通信領域投資并購經驗豐富。任中國礦業大學校外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
李龍輝
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部部長
李龍輝,中國氯堿協會專家組成員;中國化學品協會安全專家;高級工程師;山東省創新人才。
沈志宇
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副總、開發部總經理
沈志宇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副總,業務發展部總經理2022年5月加入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任業務發展部總經理,負責市場銷售和新業務的開拓。2004年畢業后加入岳陽中石化殼牌煤氣化有限公司,負責中國首套殼牌煤氣化技術的運營。2012年加入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氫氣業務及項目的開發,曾開發過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的項目,與2018年2月加入液空中國的氫能團隊,曾作為技術經理負責技術方案的開發,擔任氫能商務經理一職,負責液化空氣中國氫能業務及水電解制氫項目開發和實施。
康鵬
天津大學教授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
國家高層次人才、北京市高層次人才、北京市房山區高層次人才,天津大學教授、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共發表SCI論文42篇,專著一冊,申請國內發明專利22項,授權1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北京市科委和地市及企業等科技項目。
張偉佳
長春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東北區域市場總監
劉忠勇
必維集團
大中華區氫能業務總監
杜廷召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華北分公司
新能源研究中心副經理
高級工程師、注冊一級建造師,現任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氫能主管主任,從事天然氣、氫能設計研究十余年,氫能項目設計咨詢覆蓋制、儲、輸、加產業鏈,負責項目20余項,如國內首條具備摻氫功能高壓輸氣管道工程(包頭—臨河輸氣管道工程)。
韓滌非
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
蘇州有限公司
總經理
掃一掃
參會
DT新能源特針對綠氫EPC及業主單位限額開放免費參會通道(添加工作人員微信獲取),免費參會名額限額50位(參會名額需審核),先到先得!
沈經理
參會|贊助|需求對接
15381893024
陳經理
參會|贊助|需求對接
133966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