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能源、環境和水委員會(Council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Water)的一份報告,目前綠色氫的生產成本約為3.6-5.8美元/公斤。中國計劃降低這種良性能源的生產成本,可能有助于該國削減沉重的石油進口賬單,并對經常賬戶產生有益影響。
“生產成本的迅速下降使太陽能具有高度競爭力,吸引了大規模投資,”安巴尼在由美國工商會(PHD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組織的國際氣候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說。他補充說:“這將在確保綠色氫——未來化石燃料的替代——的類似增長趨勢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公司計劃到2035年實現“凈零碳”,今年6月公布了一項關于綠色和清潔能源業務的大型計劃,稱未來三年將從內部資源中對這一新興領域進行7.5萬億盧比的初始投資。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于8月15日宣布了“國家氫任務”(National Hydrogen Mission),政府旨在探索減少對原油和天然氣等進口產品依賴的方法。
印度能源公司已經開始在賈姆納加爾5000英畝的土地上,開發6000億盧比的迪路拜安巴尼綠色能源Giga綜合體,其中包括太陽能電池和模塊的制造單元、能源存儲的電池單元、燃料電池制造工廠和生產綠色氫的電解槽廠。
利用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電解槽生產氫氣,被稱為“綠色氫氣”。
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估計,信實工業將建成25億瓦(GW)電解槽制造能力,資本支出約370億盧比。電解槽gigafactory將生產模塊化電解槽,用于自主生產綠色氫氣,并向全球銷售。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合伙人、醫學博士Vishal Mehta表示:“可調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創新,以及對進口天然氣的依賴,為印度轉向綠色氫創造了完美條件。”
中國目前每年消耗大約600萬噸氫,政府正在尋找方法,以增加國內綠色氫在工業中的滲透,否則將進口天然氣和氨來生產氫。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已經將《國家氫能使命》文件草案分發給各部委進行磋商,旨在打造中國氫能價值鏈,降低氫生產成本。
印度國營石油公司最近表示,將在馬圖拉煉油廠建造該國首個綠色氫氣廠,使用拉賈斯坦邦風力發電項目提供的電力。NTPC還計劃在商業規模上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部分電力生產綠色氫,這些太陽能電池板將安裝在其即將在庫奇蘭恩的47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公園。目前,該發電廠正在其Vindhyanchal單元運行一個試點項目,氫氣成本估計在2.8-3美元/公斤左右,預計通過規模經濟將繼續下降。
JSW Energy今年7月表示,其子公司JSW Future Energy已與澳大利亞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達成框架協議,就綠色氫生產展開合作。總部位于美國的可再生能源初創企業Ohmium International最近也在班加羅爾啟動了一個綠色氫電解器超級工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