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傳統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準備好面對歐洲等傳統市場能源政策變化的壓力了嗎?
盡管屢遭挫折,“北溪-2”項目已接近完成。與此同時,歐洲的能源政策也在轉變。在今年的三月,歐盟委員會確定以立法的方式確定到2050年完成“碳中和”的總體目標。然而除了天然氣,俄羅斯還在尋找向歐洲出口能源的新來源。
氫能是俄羅斯未來主要的能源出口之一。俄羅斯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30年占領全球氫氣市場的20%,并最終成為氫氣出口的世界領先者。
目標:成為氫氣出口的全球領導者
作為氫能的潛在供應國,俄羅斯的氫能起步并不早。氫能源最早是在2020年被納入俄羅斯的能源戰略,當時俄羅斯設定了到2024年出口20萬噸氫,到2035年出口增長10倍的目標。
根據4月份發布的《2024年前俄羅斯氫能發展構想》,到2050年俄羅斯的氫能出口將達到790 - 3340萬噸,出口收入為236 - 1002億美元。不同情況的區別取決于全球氫市場的發展情況,取決于是有一個像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市場這樣的全球市場,還是氫氣生產和消費集中在一個國家/多國或一地/許多地方的本地市場。
為了實現最終成為全球氫氣出口領導者的目標,俄羅斯計劃將重點放在天然氣上,投資并擴大氫生產能力,包括可再生資源和核能。此外,俄羅斯計劃開發自己的低碳制氫技術,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和甲烷電解制氫,并將海外技術本地化。
出口到亞洲
俄羅斯向亞太市場出口氫能潛力巨大。
早在2019年9月,俄羅斯原子能集團海外公司就與日本經濟產業省自然資源和能源局簽署了氫能試點項目合作協議。
今年2月,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宣布,正在對薩哈林島建設一個電解制氫生產項目的前景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向日本出口氫能。該組織的計劃是到2030年滿足日本40%的氫能源需求。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阿克修金在3月底表示,該公司計劃在遠東地區通過蒸汽甲烷重整生產氫氣,這些氫氣將出口到中國、日本和韓國。
歐洲的綠色能源政策
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洲綠色協議”,以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旨在到2050年使該地區實現“碳中和”。因此,歐洲是未來全球氫市場的主要市場之一。
“歐洲綠色協議”將首先對歐洲煤炭進口產生重大影響,直至2030年,隨后將對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實施限制。因此,對其他能源的需求將會飆升,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氫。與此同時,歐盟內部沒有足夠的資源或投資來生產氫,而且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生產氫的成本太高。因此,歐盟將不得不嚴重依賴進口來滿足氫供應的缺口。
德國已表示愿意支持全球氫能市場的發展,并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等潛在供應國進行了接觸。今年4月,俄羅斯聯邦能源部與德方就制氫合作達成協議。德國設想,到2050年,包括重工業在內的幾乎所有經濟部門都將依賴氫能。
綜上所述,俄羅斯靠近歐洲和亞洲兩大氫能需求市場,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巨大的天然氣儲量。
如果俄羅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科研生產基地的作用,那么它將有很好的前景實現成為全球氫能出口領導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