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化橇裝天然氣制氫裝置將于2021年底落地廣東佛山加氫站。這意味著,在低碳轉型路上,大型天然氣供應商正與城市燃氣公司合作,以國產化制氫裝備加速布局氫能市場。
澎湃新聞獲悉,2月9日,中國海油旗下的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與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佛燃能源)、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西南化工)云簽署橇裝天然氣制氫裝置聯合研發合作框架協議。三方認為,氫能是全球能源朝著清潔化轉型的重要方向,而橇裝天然氣制氫是貼近市場用戶,獲取低價、低碳氫源的重要路徑。根據協議內容,各方將共同致力于新型橇裝制氫裝置的技術開發、工程化及成果工程化應用。
單位質量的氫氣能量密度約是天然氣的2.8倍、煤的5倍,不僅來源廣泛、轉化效率高,且副產物只有水。主流的制氫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氫、電解水制氫、化工尾氣制氫等??稍偕茉措娊馑茪淇梢詫崿F源頭零碳,被業界認為是氫源的終極完美方案。但眼下,化石能源制氫依然是獲得大宗、低價氫氣的主要方式。相比于大型天然氣制氫,站內小型化、橇裝天然氣制氫移動方便、建造速度快,可借助天然氣基礎設施在城市燃氣及天然氣管道所及之處實現快速連續的氫氣供應,從而省去昂貴的氫氣運輸環節,降低氫能成本。
從業務范疇看,三家合作企業的優勢各有側重:中國海油是國內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具備天然氣基礎設施和資源優勢;佛燃能源擁有佛山市禪城、順德、三水、高明等4個區的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終端分銷、客戶網絡和加氣站資源廣泛,正在由傳統城市燃氣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旗下已有加氫站在佛山當地投入運行;西南化工為中國化工集團旗下公司,是天然氣重整轉化催化劑的重要供應商。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海油與西南化工的合作要早于此番簽約。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下屬技術研發中心自2016年開始布局氫能技術研發,特別是橇裝制氫技術研究工作。2018年,中國海油氣電集團加快涉足制氫和加氫業務,多次溝通后,與西南化工最終議定共同開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撬裝天然氣制氫技術和裝置”。2020年3月,中國海油成立第一個氫能專業研究機構——氫能和天然氣利用研究所,在制氫、儲氫、加氫站、燃料電池分布式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工程示范應用研究。
根據計劃,由三家企業制造的首批國際技術領先的橇裝制氫裝置將于2021年底落地佛山加氫站,今后還將有更多的橇裝制氫裝置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應用。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方面表示,此次簽約代表著中國海油在氫能領域的技術研發工作向工程化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是向低碳能源轉型和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的一次積極探索。三方合作將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技術先進、性能優越的氫能裝備,打開氫能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局面。佛山,是國內最早布局氫能產業、近年來在該產業發展上最為積極的地級市。推動站內制氫,是當地意在降低用氫成本的舉措。
佛山市副市長許國在云簽約儀式后說道,目前儲運技術及裝備發展滯后、氫氣成本居高不下已經成為制約佛山乃至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國際實踐經驗已經證明,站內制氫-加氫母站建站模式和液氫技術及裝備推廣應用是降低氫氣終端銷售價格的有效路徑。
他提出,佛燃能源作為佛山市屬國資控股上市公司,要“通過與海油氣電、西南院的合作,突破技術壁壘,實現自主研發和生產橇裝天然氣制氫裝備,并組建合資公司推廣應用?!?/p>
許國還表示,此次協議簽署對佛山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低碳化,實現 “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