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 家
? 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
4月2日,發改委公開征求《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意見。28日,正式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共有19項氫能相關項目入選。包括:
10萬噸風光制氫一體化及烏蘭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區氫氣輸送管道工程示范項目;1.2萬噸綠氫制儲輸用一體化示范項目;綠氫制儲運用一體化示范項目(一期);兆瓦級長周期光伏—液氫耦合綜合能源利用示范項目;寧夏太陽山氫氨谷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一期);柔性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示范項目;200萬千瓦風電制綠氫50萬噸綠色甲醇示范項目;綠氫裝備與燃料電池技術實證基地示范項目;綠色氫能關鍵裝備檢測實證基地示范項目;6兆瓦副產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示范項目;兆瓦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項目;電—氫—氨融合微電網綜合能源示范工程;零碳高等級薄鋼板工廠示范項目;高速公路綠色低碳智慧綜合能源利用示范項目;10萬噸綠色生物甲醇生產示范項目;電氫耦合可持續航空燃料一體化示范項目;100萬噸棄油脂加工可持續航空燃料示范項目;生活垃圾制綠氫和高純度二氧化碳工程示范項目;60萬噸二氧化碳回收制綠色有機緩釋化肥示范項目。
? 財政部下達2025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的通知
4月21日,財政部下達2025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的通知。此次補助資金共有1356518萬元,其中,234282萬元用于第三年度考核評價合格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獎勵資金撥付。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寧夏均有相應數量的獎勵資金,前三名分別是河北79340萬元、北京45006萬元、河南42014萬元。
? 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發布《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4月25日,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發布《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在公路沿線、城市周邊區域、分撥中心等建設加氫站。鼓勵交通樞紐場站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柔性制氫資源。鼓勵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路域范圍內新能源就近消納,優化配置新型儲能、柔性制氫等靈活調節資源。推進電網結構薄弱地區氫能等鐵路新能源機車車輛和配套供能設施規模化應用。積極推動綠醇、綠氨、綠氫等清潔能源在船舶上應用。加快提升綠醇、綠氨、氫能等供給能力。加快氫燃料電池等產業培育,保障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高質量穩定供應。推進氫能重卡、加氫站等相關標準制定修訂。
? 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
4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鼓勵民營企業高質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穩妥開展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4月3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報告》內容主要包括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情況、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展望和大事記三個部分。2024年情況部分,從政策發布、市場規模、價格水平、創新應用、國際合作、標準認證等六個方面,系統總結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形勢。2025年展望部分,從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氫能試點工作、開展國際市場探索等五個方面,提出相關展望。
地方
? 安徽 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安徽省2025年重點項目清單》。氫能項目有宿州經開區大盤氫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地點在宿州宿州經開區。 ? 北京:推動氫車應用 4月1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北京市2025年能源工作要點》,從“強謀劃、提韌性、促轉型、重創新、抓改革”5個方面,提出54項重點任務,包括大力推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重點推動氫能在交通領域大規模應用,探索氫能在建筑發電、工業、供熱等領域多元化應用等。 4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財經委員會發布《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提出加力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出臺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政策措施,加快推動氫能在交通領域規模化應用。 4月15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推進美麗豐臺建設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5年行動計劃》。在藍天保衛戰2025年行動計劃中,明確加快重點行業車新能源化,包括配送車、環衛車、巡游車、客車、駕校車、旅游車、建筑垃圾車、公務用車、擺渡車等車型,并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和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氫能等低碳技術開發研究創新。 ? 廣東: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車和加氫站 4月1日,佛山市南海區科學技術局正式開展2025年度創新創業項目預申報工作,明確對已通過驗收的項目,自合同約定的驗收日期次月首日起 36 個月內,承載單位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且滿足一定條件的,按照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30%給予補貼。 4月2日,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和廣州市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促進新能源產業與節能環保領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鼓勵符合條件的高性能膜電極、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等重點領域優質項目落戶本區。大力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對符合條件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按照氫燃料電池汽車每個自然年度內行駛里程進行補貼。 4月14日,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花都區支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對新引進落地的正負極材料、隔膜、電池系統集成、制氫裝備等關鍵零部件生產制造企業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大力推進氫能等應用場景建設。支持物流、環衛、渣土運輸、綠化養護等領域燃料電池汽車規模應用。支持打造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場景,對通過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并獲得補助資金的應用場景項目,單個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 4月29日,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廣州市南沙區促進航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2025年修訂)》,對使用甲醇、氨或氫能等清潔能源動力的船舶首次入籍“廣東南沙”船籍港的,按以下標準進行獎勵:船齡在10年以下的,一次性給予100元/總噸的獎勵;船齡在10年以上的,一次性給予80元/總噸的獎勵,獎勵分3年平均發放。單家企業年度最高獎勵1500萬元。 ? 河北 4月24日,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滄州市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實施方案》。圍繞氫能等領域打造一批創新應用場景。建設京津冀共建共享場景。圍繞京津冀氫能等6條重點產業鏈,推動跨區域場景合作,打造一批產業協同重大場景。 ? 河南 4月9日,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圍繞氫能儲能等未來產業6大方向15條新賽道,構建“4+N”未來產業空間格局,力爭未來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加快推進連霍高速氫能管線、鞏義大唐制氫和滎陽豫能制氫項目建設。基本建成鄭汴洛濮氫能走廊節點,累計建成加氫站80座。 4月24日,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示《2023年鄭州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獎勵資金擬支持項目》。包括第二年度車輛示范應用中央獎勵及省市配套資金,第一年度車用氫氣中央獎勵資金(補報),第二年度車用氫氣中央獎勵資金,第一年度車用氫氣省、市配套資金(補報)和第二年度車用氫氣省、市配套資金共5個支持方向,35個項目入選,將有24家公司獲得資金支持。 ? 黑龍江 4月21日,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發布《黑龍江省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工作實施細則》。本細則所稱的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是指注冊地為黑龍江省的公交企業報廢老舊城市公交車,并購買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車輛。補貼資金支持車齡8年及以上,即2017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城市公交車車輛更新。2025年度補貼標準為: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每輛車補貼11.8萬元。 ? 湖北 4月10日,隨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隨州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探索氫能開發利用,支持加氫裂化、加氫精制、催化重整等產業加工裝備發展,開展氫能開發示范推廣利用工程。積極擴大氫能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到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占比超80%,力爭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以上。加快氫能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探索在工業、交通、能源、建筑等領域應用示范。 4月29日,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通知開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氫能產業發展財政資金 ? 遼寧 4月21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行管理規范》大連市地方標準公示,文件規定了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行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人員管理、場站要求、車輛要求、車輛運行管理、車輛維修保養、車輛報廢、安全與應急、監督與改進,適用于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運行管理。 ? 內蒙古 4月9日,錫林郭勒盟工業和信息化局《錫林郭勒盟關于推進優勢特色 產業集群建設的指導意見》。謀劃布局氫儲能等項目。依托綠電氫氨醇裝備市場,進一步引進制氫電源、氫能儲運加等裝備制造項目,做全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鏈。到2027年基本形成風光氫儲裝備核心零部件制造全產業鏈。依托區位優勢,謀劃建設多倫—承德輸氫管道,推動接入康保至曹妃甸輸氫管道,實現綠氫遠距離、大規模輸送。2025年力爭制氫能力達到5000噸以上;到2027年制氫能力達到10萬噸以上、制氨能力20萬噸以上、制醇能力15萬噸以上;到2030年制氫能力達到20萬噸左右、制氨能力80萬噸以上、制醇能力30萬噸以上。2025年產業目標產值為1億元,2027年為18億元,2030年為30億元。 ? 山東 4月9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濟南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全力推進比亞迪二期、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國際生物創芯谷、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動光伏、儲能、氫能等新型能源發展,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4月21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山東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納行動方案》,進行消納模式創新行動,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推進“風光氫氨醇”一體化開發,支持新能源電廠新增制氫裝機參與電網調峰,年內建成華電濰坊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 ? 山西 4月11日,晉中市人民政府發布《晉中市碳達峰實施意見》,目標到2025年底,推動商用車醇氫電動重卡擴建項目投產,努力實現甲醇汽車及甲醇裝備推廣累計達到10000臺(套)。深入開展綠色低碳氫氣制取、儲存、運輸、加注和應用等環節研究,充分挖掘焦爐煤氣等工業副產品制氫潛力。統籌規劃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動氫能在工業、交通等多個領域的示范應用。 探索推廣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規模化應用,打造氫能冶金示范應用試點,破解冶金行業脫碳難題。積極擴大氫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應用。 ? 陜西 4月1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5年陜西省第一批工業領域碳達峰試點優秀案例》。陜西華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堿性水電解制氫技術入選。 ? 上海 4月4日,上海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委金融辦、市國資委、市數據局聯合發布《上海市大宗商品貿易轉型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支持臨港建設大宗商品貿易集聚區,建設氫基綠色能源交易平臺,優化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等綠色能源交易方式。支持國內外企業參與綠色能源交易,擴大交易規模。 4月15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浦東新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重點工作安排》,明確要繼續推進新能源車輛更新。加快推進區屬公交、出租服務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計劃新能源公交車輛更新456輛,2025 年底基本實現營運公交車全部新能源化,并逐步推進貨運車輛、垃圾車等油改電、油改氫。 ? 四川 4月2日,成都市新津區人民政府發布《成都市新津區推進工業強區攻堅若干政策》,支持綠色氫能全鏈發展。對氫燃料電池系統及八大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企業,按照相關產品年銷售額的2%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對電解水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摻氫等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企業,按照相關產品年銷售額的1%給予最高400萬元獎勵。對企業開展加氫站建設運營、氫能源商用車示范線建設運營等應用,按照企業獲得上級資金支持的50%,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就《四川省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對加氫站的規劃建設、日常運營、安全維護、監督責任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其中,特別說明,制氫加氫一體站制氫質量原則上不得超過3000kg/d,儲氫容器總質量原則上不得超過3000kg。 4月18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四川省能源局聯合發布《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持續培育壯大成德自攀氫能產業集群,重點解決氫源不足、氫能基礎設施滯后、利用率不足、應用場景不多等短板,發展氫燃料電池電堆、氫氣壓縮機、氫能軌道交通等。持續推動“成渝氫走廊”提質擴容,分批打造“川藏線”“成德眉資都市圈”“攀西雅成”“成德綿廣”“成資自瀘”“成遂南達”等綠色氫路,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應用場景。 4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成都市政府2025年重點工作分工方案》。重點工作任務:加快壯大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新型顯示、綠色氫能、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氫能發展“六大工程”,綠色氫能產業規模增長20%以上。 ? 天津 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支持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圍繞綠色氫能等碳達峰碳中和方向,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氫能等未來能源領域,支持前沿未來技術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 ? 浙江 4月1日,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發布《鎮海區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在“招寶氫谷”打造氫能研發示范及裝備制造基地,探索氫能車輛在公交領域的應用場景,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達到100%,應用新能源出租車占比達到87%以上。 4月21日,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政府發布《金華市金東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推進新能源電池、氫能、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支持固態電池、儲氫等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鏈延伸。 ? 福建 4月29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廈門市環境社會治理(ESG)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進儲能、氫能、新型電力系統、低碳零碳化工等綠色技術創新攻關,推動建設綠色技術國家創新中心、綠色技術創新聯合體和基地。
申報工作,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生產銷售、整車研發生產、加氫站建設、加氫站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船舶、叉車)應用等五類獎補資金,執行《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其中,在2025年1月1日-2025年4月30日內上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船舶、叉車),首次申報50%獎勵資金,在2022年1月1日-2025年4月30日內完成2萬公里純氫行駛里程的車輛,二次申報剩余50%獎勵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