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型催化劑從氨中可持續地生產氫燃料
作者:官方
來源:Hydrogen Fuel News
所屬欄目: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1-09-08 09:48
[ 導讀 ]這項新技術使用了高效的鈣酰亞胺(CaNH)負載鎳催化劑。東京工業大學(Tokyo Tec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以鈣酰亞胺(CaNH)支...
這項新技術使用了高效的鈣酰亞胺(CaNH)負載鎳催化劑。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Tec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以鈣酰亞胺(CaNH)支持的NI催化劑形式的高效催化劑,可以從氨中生產氫燃料和氮。
氨(NH3)是一種無碳分子,可以分解生成氫氣而不排放二氧化碳。
雖然裂解氨生產氫燃料被認為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選擇,但傳統上這需要非常高的溫度才能實現。然而,東京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的這種新型催化劑,可以在比使用傳統鎳催化劑所需的溫度低100oC左右的溫度下分解氨。因此,使用這種新催化劑的方法可以讓研究人員向可持續制氫邁出重要的一步。
這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是,雖然H2的使用本身是無碳排放的,但首先制造這種燃料通常是通過排放溫室氣體的化石燃料完成的。因此,從整個過程來看,看似清潔的燃料最終還是會造成污染。雖然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綠色氫,但它們的價格要比排放溫室氣體的替代品高得多。產生氫燃料分子
廉價生產無碳氫燃料的新方法已成為一個重要目標。
最近的研究已經在考察鎳(Ni)作為氨裂解催化劑的潛力。當使用鎳催化劑時,氨被吸附到表面上。從那里,氨中的氫和氮鍵被打破,各自釋放出各自的氣體。也就是說,使這種催化劑成為生產氫氣的可行形式的關鍵在于找到一種使用這種催化劑的方法,而不需要與此過程相關的非常高的操作溫度。
日本研究人員在《ACS催化》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小組由北野正明副教授領導。
“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高效節能的高活性催化劑。我們在催化劑體系中添加的金屬酰亞胺不僅提高了其催化活性,還幫助我們解開了這種體系難以捉摸的工作機制。”“由于全世界都在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我們的研究旨在解決我們在實現更清潔的氫燃料經濟的道路上面臨的問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