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多數網民考慮日本車的時候,無論歷史事件和情感因素,單看日本可靠和耐用,事故率低,不得不承認它有兩刷子,但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很難找到日本車的身影,為什么日本在燃料汽車領域蓬勃發展,卻在新能源領域落后?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傳統式燃料汽車的總數早已猛增,廢氣排放污染大氣,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是勢在必行,全球也都是在向著這一個大方向去做。日本豐田作為最早的傳統電動汽車公司之一,為什么不開發純電動汽車呢?這其中只有幾個原因:
首先,日本的土地面積太窄,交通規模大,人口聚集在幾個核心城市,堵車是公交車和私家車都不可避免得事,所以日本在大力發展地下交通網絡和地面公共交通的情況下,例如東京地鐵,修建得像蜘蛛網一樣緊密的地鐵線路,是世界上最好的。即使有數千萬人出行,交通也不會那么嚴重,在地面上行駛的汽車可能會在日本變得不受歡迎。
因此,日本汽車企業只能從其他方面入手,由于資源非常有限,只有從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向考慮。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然會產生更多的電池,每三年更換一次。日本人認為電池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這與環保的概念是不一致的。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需要建設大量的充電樁,日本領土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個龐大的項目。
第二,日本的汽車混動技術在世界上非常著名。一提到汽車混動技術,大多數車迷一定會首先想到豐田。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進入電動汽車領域并不困難。日本生產的混動汽車可靠、耐用、高效、省油,而且不受里程限制。日本人認為這足以達到最優的性價比。為什么要放棄混動,選擇現階段尚未完全成熟的純電動汽車呢?畢竟,這不是日本的風格!
第三,目前世界上大多數電動汽車都是使用鋰電池,這不是日本的強項,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都沒有達到我們的水平。日本正在大力研發氫電池,日本政府也非常支持氫能的發展。也許在未來,氫能電池將成為日本汽車最大的“殺手”,成為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但現在這個階段,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在粉碎日本,比亞迪純電動客車瘋狂的“攻擊”國際市場,在所謂的“鐵墻”日本也不例外。在早期,日本培育了本國的汽車工業,對外國汽車的態度很差。
在技術和成本方面,中國的電動公交車已經完全擊敗了日本的傳統公交車,甚至超過了日本的氫動力汽車。我國電動客車的口碑在日本已經廣泛傳播,未來可期。